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ID

44052E5D765E415B84E06FEE46D23474

文件大小(MB)

0.76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ATV broadcasting system,GY/T 106 — 1999,代替 GY/T 106—199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术语、频率配置、传输方式、系统的综合业务、技术参数、测,试方法、安全要求和验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频段为5.1000MHz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验收、运行维护,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83—1979 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GB 3174—1995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T 3659—1983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T 6510—1996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 7400—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GB/T 7401—19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 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Y/T 121—1995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 129—1997 PAL-D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技术规范,GY/T 131—1997 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32—1998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技术要求,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有线电视 cable television (CATV),用射频电缆、光缆、多路微波或其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3.2付费电视pay-TV,采用加、解扰技术,用户需额外付费方可收看的电视节目,3- 3 前端 head end,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用以处理需要传输的由天线接收的各种无线信号和自办节目信号的设备,3- 4 迹地前端 remote head end,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999-02-01批准 1999 - 04 - 01实施,11,GY/T 106 — 1999,设置在远地,经过电缆、微波、光缆等地面通路或卫星线路向某一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传送远地,信号的前端,3.5本地前端local head end,设置在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服务区域内,直接与干线系统或与作干线用的短距离传输线路相连,的前端,3. 6中心前端(分前端)hub head end,一种辅助前端,通常设置在服务区的中心,其输入来自本地前端及其它可能的信号源,3丒 7 分配点 distribution point,双向系统中从干线取出信号馈送给支线和(或)分支线的点,注:在某些情况下,分配点可直接与前端相连。在双向系统中,分配点即为交汇点,3. 8 干线系统 trunk feeder system,在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中,用于各类前端之间或前端与各分配点或各光节点之间传输信号的链,路,3. 9双向有线电视two-way CATV,具有上、下行传输的有线电视系统,3?10 令口频道传输 adjacent channel transmission,两路或多路电视广播信号采用相邻频道配置的传输方式,3* 11 增补频道 additional channel,无线电视广播频段以外,仅供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使用的补充频道°,3.12 电平 level,信号功率(吊)与基准功率(尸0)比的分贝值,即JOlgB/Po。通常也用dB/zV表示。即以在75,上产生1 N电压的功率(()?0133用zW)为基准,注,电视信号的“功率”是指图像载波调制包络峰值(即同步头)功率,3-13 输出光功率 output light power,光发射机或光放大器输出端口测得的平均光功率,以dBm表示,3- 14 光调制度 light modulation depth,光发射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入射频信号对光强度进行调制,其调制深度用%/小表示,3-15 导频 pilot frequency,在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中发送的供各种设备参考信号幅度、频率及相位的基准信号,3-16 系统输出 口 system outlet,连通用户线而按吹帆引入我的技口装置,3-17 图像-伴音载波功率比(V/A) the vision to noise carrier power ratio,电视信号的图像载波调制包络峰值功率与未加调制的伴音载波功率之比,以dB表示:,图像载波调制包络峰值功率,W ig蜜加调制的伴音载波功率,3-18 交扰调制 cross-modulation,由于系统设备的非线性所造成的其他信号的调制成份对有用信号载波的转移调制,3-19 交扰调制比 cross-modulation ratio,在系统指定点,指定载波上有用调制信号峰-峰值对交扰调制成分峰-峰值之比,通常以分贝表,不O,12,GY/T 106 — 1999,3, 20 相互调制 inter modulation,由于系统设备的非线性,在多个输入信号的线性组合频率点上产生寄生输出信号(称为互调产,物)的过程,3* 21 载波互调比 carrier to inter-modulation ratio,在系统指定点,载波电平对规定的互调产物的电平之比,以dB表示,3- 22 复合二次差拍 composite second order beat(CSO),在多频道传输系统中,由于设备非线性传输特性中的二阶项引起的所有互调产物,3- 23 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 carrier to composite sec……

……